一、我國復合材料行業發展現狀概況
從1958年第一塊玻璃鋼出產到現在6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從無到有,逐步壯大;技術不斷提升,內容不斷擴充。生產工藝從純手糊,逐步拓展到纏繞、層壓、模壓、拉擠、RTM、HP-RTM、注塑、GMT、LFT-D、D-LFT、CFT等,裝備的系列化、系統化、自動化、智能化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進步;所用不飽和聚酯樹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和玻璃纖維、芳綸纖維、碳纖維,逐步擴充到乙烯基酯樹脂,聚氨酯樹脂、熱塑PP、PE、PA及雙組分反應型熱塑樹脂和玄武巖纖維、植物纖維等,產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一;產品應用從最初的建材及軍工,逐步拓展到汽車及交通運輸、風電及新能源、環保防腐設施、化工領域及航空航天、體育休閑、現代農牧養殖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2019年,我國復合材料制品總產量445萬噸,同比增長3.5%,其中熱固性復合材料230萬噸,熱塑性復合材料215萬噸。全行業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34.2%;利潤總額同比增加50.2%(數據來源于《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2019年經濟運行報告》)。
圖表1 歷年熱固性復合材料年產量及增長率
從1981年到2019年可考規模以上企業統計數據(見圖表1)顯示:我國復合材料制品累計產量超過3860.89萬噸(以上數據來源: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全國全行業復合材料累計總產量估算超過5000萬噸(本文作者通過樹脂用量測算)。從2016年到2018年,熱固性復合材料產量出現了下降趨勢,分析原因是由于我國環保政策的不斷出臺、環保督察的持續開展,導致大量小微企業及“散亂污”企業受到限產和關停所致。
熱塑性復合材料由于受到汽車產業以及應用市場開發速度緩慢的影響,2019年并沒有呈現出增長的勢態。熱塑性復合材料主要產品在于纖維增強改性塑料,以注塑用纖維增強塑料粒子為主。短切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LFT-D由于目前市場產品單一,產品成本相對塑料及注塑產品較高,因此沒有形成市場增量。2017年~2019年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片材及蜂窩夾心板材的應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隨著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材料強度與耐熱性能的不斷提高,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圖表2是從2001年到目前歷年來的熱塑性復合材料發展情況。從熱塑性復合材料逐年產量曲線圖可以看到熱塑性復合材料從2001年開始一直以較快速度增長;其中2019年由于受到汽車行業下行的影響,出現了增長率減緩的狀態。
圖表2 熱塑性復合材料年產量及增長率
以上數據來源于: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
我國復合材料的產量已經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超過全球總產量的30%;近幾年熱固性復合材料年產量均在500萬噸左右(通過每年樹脂在復合材料行業的應用推算)。其中重點應用領域涉及到了交通運輸(汽車、軌道交通、機場建設等基礎設施)、電子電器、絕緣、防腐、石油化工、食品衛生、清潔能源(風力發電、水利發電、火電防腐除塵等)、市政建設、水利工程、建筑建材(結構、衛浴、門窗、裝飾等)、游樂設施、體育用品等。復合材料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各支柱產業中不可替代的材料。
然而,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不斷推廣,人民日益增長的綠色環境意識不斷增強,日趨嚴格的各項環保政策及法律法規的逐步出臺;智能制造、“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及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復合材料行業面臨極其嚴峻的發展環境,到了行業轉型、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
行業企業要實現快速轉型、升級,需要有新技術、新產業方向、高效率高品質產品方案,也要有與時俱進的發展意識和科學管理措施。當然,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實現飛躍,首先要壯士斷腕的決心,要有自我剖析的勇氣,也要有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毅力和信心。
二、復合材料行業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
復合材料行業企業目前面臨著環保壓力、行業技術低端化、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技術研發滯后、管理不規范、發展方向迷茫等問題和艱巨的挑戰。為了保證行業產業環保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篤定思索,要有壯士斷腕、苦練內功、砥礪前行的精神。
要想“治病救人”,必須對病情的成因了解清楚。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走訪調研,我們總結了復合材料行業企業普遍存在的以下幾個問題:
1、 企業發展兩極分化
在近幾年環保政策及環保督察持續開展的情況下,在國外技術不斷進步的條件下,復合材料行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以及具有發展性眼光的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引進高端裝備/技術,加大研發投資力度以及引入科學化管理模式,樹立并踐行品牌意識,迅速適應環保政策、持續改進環保裝備等措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快速的擴張,并且在同行業和下游應用領域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以山東東營勝利新大實業集團為例,該企業2019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6.8億元。該集團2016年科技研發投入超過4000萬元;并逐年增加,到2019年研發投入達到9000萬元。同時,該企業在研發、生產管理方面,采用科學合理的競爭上崗機制,薪資與任務效率掛鉤,實現了高薪互利,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忠誠度和研發投入成果的轉化率。其投入的萬噸壓機是行業最大的壓機,成功開發的可拆裝臨時道路面板可承載140噸,解決了灘涂、沼澤等車輛無法進入地段的運輸問題,大大降低了常規鋪路產生的巨額成本。該企業還引進了全球領先的CFT雙鋼帶壓機,用于生產高端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板材產品;其開發的以環氧樹脂碳纖維抽油桿為基礎的板帶式抽油機,高效地替代了“磕頭機”式抽油機,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各大油田。
河北冀州中意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適應環保政策的要求,早在2015年就解決了粉塵、VOC排放的問題;同時,引進了加油站F/F雙壁罐的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了加油站雙壁罐改造免開挖的內襯修復技術——“鳳凰系統”。從2016年到2019年,實現了銷售收入年增長率超過40%的高速發展,2019年實現年銷售收入12億元。
“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國復合材料行業同樣有大量的企業,因環保排放不達標,工藝裝備和技術落后,低質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問題,在環保督察期間,被迫大量停產甚至關門倒閉。從2016年開始,我國北方的幾個復合材料產業基地:河北棗強、河南沁陽、山東武城、山東安丘都有霧霾天停產的經歷,在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中央和地方環保督察組持續督察和“回頭看”的情況下,關停了大量“散亂污”落后產能企業以及通過損害質量來獲取利潤的企業。據不完全統計,直接關閉的復合材料制品企業超過了3000家。這些企業中不乏有逃避稅收、社會貢獻值為零,造成大量污染、產生大量質量和安全隱患產品的企業。
現階段仍然有企業在環保設備改造方面心存僥幸,在產品紅海市場中仍然依靠低質同質競爭。這些企業由于利潤率低,投資能力有限,經營理念落后,在隨后的市場競爭中,將無法適應高質量和環保發展的要求,很難接到訂單;若是欠缺環保升級的投資意識和能力,必將被淘汰。
2019年規模以上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了43.2%,利潤增加了50.2%,正是規上企業適應環保政策、堅持高質量發展所產生的結果。
2、 自有技術發展遲緩
復合材料行業產業的技術進步以基礎材料技術和產業化裝備技術為主。在基礎材料研究和產業化方面,我國的玻璃纖維已經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并且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具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勢頭。而在樹脂基體及相關助劑的研究開發方面,我們遠遠落后于國外先進企業和國家。我國目前不飽和聚酯樹脂年產量在270萬噸左右,環氧樹脂年產量在130萬噸左右。而基體樹脂行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新產品可謂鳳毛麟角,絕大多數都以模仿、復制為主。復合材料所用的各種助劑也面臨同樣的情況。近兩年不斷擴大產能或者新增產能,幾乎都是同質復制,沒有新技術、新性能的融入。結果也是拼入紅海,必將慘不忍睹。
復合材料產業化裝備技術,我國也是以引進為主。例如CFT熱塑性板材雙鋼帶壓機、濕法模壓、HPRTM、連續纖維在線注塑、模內注射、PHC夾心結構快速成型等。在行業發展初期,復合材料工業及民用產品工藝技術簡單、入門門檻較低、產品質量要求不高(初期產品多以殼體類、非結構件為主),行業關鍵裝備沒有研究需求;然而,行業規模迅速膨脹、體量龐大的情況下,低成本、低質量發展的思路猶存,我國裝備領域對復合材料行業的關注度和投入度仍然不足,這是復合材料行業發展緩慢的基礎問題。雖然裝備產業基礎薄弱是整個工業體系的普遍現象。目前,復合材料行業某些產業集中地區目前還將通用模壓工藝技術作為先進技術在推廣(而實際上模壓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在我國得到推廣,并迅猛發展。當然,模壓工藝比纏繞、手糊要高效、環保的多。),從側面反映出復合材料行業企業“只顧埋頭掙錢,很少抬頭看路”,只關注市場,不關注技術發展的傾向普遍存在。曾經上世紀80年代引進的國外先進裝備,在復合材料行業進行學習復制過程中,并沒有向功能增加、自動化、可靠性等技術改進方向發展;反而向減功能、減配置、低成本等路線前進。致使行業技術水平停滯不前,甚至逐步落后。結果是產品質量水平降低、事故頻發。夾砂管道在應用領域的市場退出即是最好的證明。
復合材料行業產業化裝備的研究也開始向自動化、智能化方面艱難發展。復合材料行業裝備企業中部分企業是從早期的復合材料制品生產企業轉型而來,一直致力于復合材料行業領域專業裝備的試制和研發,例如武漢九迪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連云港唯德復合材料設備有限公司等以纏繞設備為主的裝備企業;也有山東金利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鑫四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等拉擠裝備企業。另外一部分是由其他領域擴展到復合材料行業中來的,僅有少部分業務服務于復合材料行業,如:天津市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等;還有部分企業是轉型后專業為復合材料行業服務的,如:河南泰田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福建海源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寧波恒力液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仁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
大部分裝備企業由于半路出家,研發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研發力量薄弱,資金受限,規模一直難以突破。另外,裝備企業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某個工藝領域,缺乏對材料體系、工藝以及模具設計的整個系統的深入了解,以小革新、小創新為主,缺少系統設計能力和跨工藝、工序的裝備創新能力。反觀國外的裝備企業,早已實現各種工藝裝備、上下游工序裝備結合和系統開發。如德國克勞斯瑪菲,已經實現模壓裝備與纖維增強擠塑結合、LFT-D+模內注射等工藝實現并應用;德國亨內基已經實現將模壓工藝與雙組分模內涂層注射;HPRTM和濕法模壓則是預成型+模壓+RTM的成功結合。裝備與模具設計技術也是密不可分,我國在裝備和模具的結合設計方面比較欠缺。目前,國內裝備研發生產企業幾乎都是在國外先進裝備發展的引領下,尾隨前行,卻難免為了降低成本而減配、或降低可靠性。
智能化監測設備發展緩慢。對制品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的檢測裝備(包括產品質量檢測設備和生產工藝參數監測、設備穩定性監測設備等)的研發更加不受重視。特別是控制生產質量參數和裝備穩定性的在線監測設備尤其欠缺,而這正是設備智能化的關鍵所在。
3、 管理欠缺難以發展
我國復合材料在民用產品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始于上世紀80年代,起始階段以手糊工藝為主,不需要太多的場地、設備的投入,技術要求不高,入門門檻較低。因此在以北京玻璃鋼研究設計院、常州253廠、上海玻璃鋼研究設計院、哈爾濱玻璃鋼研究設計院等為龍頭的技術輻射下,產生了一大批產業集群地,如河北棗強、山東武城、河南沁陽、江蘇武進、廣東肇慶等等。這個階段的企業發展,是靠市場帶動,產業復制完成的,產業主體是鄉鎮企業和村辦企業,絕大多數企業老板都是銷售業務人員出身,員工基本都是當地農民,農忙務農,農閑上班。在復合材料產業發展過程中,這些民營企業家為行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后,隨時社會不斷進步、科技不斷發展,由于企業老板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企業經營理念不同,行業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發展勢態。以江蘇、廣東為代表的南方企業,由于地處經濟發展地域,因經濟發展環境、地區政策引導的影響,大多數企業完成資本積累后,逐步走向了轉型升級的道路,很快完成了以拉擠和模壓工藝為主體的機械化、自動化的產業升級,包括碳纖維制品生產技術的迅速普及和發展;同時產品生產過程和產品技術性能也向高效率、高品質穩定性方向發展,并且逐步打開了國際市場,產品走出了國門。而北方的企業,由于前期以市場競爭為龍頭,低成本發展戰略為主導,導致產品利潤不斷降低,致使產品質量持續下降,資本積累緩慢,產業發展方向不明確;部分企業即使積累一定資本,由于周邊企業競爭的壓力,也沒有向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例如:武城模壓產業的發展,早期的SMC模壓水箱由于同質低端復制,導致市場逐漸萎縮;棗強夾砂管、電纜保護管等產品也是走的低質、低端擴張道路,導致最后逐步退出市場。
在全球高科技迅猛發展、我國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復合材料產業已經進入了另一個緩慢發展的平臺期。而導致復合材料行業發展緩慢的原因無非兩個: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客觀原因包括了全球經濟環境、材料基礎、裝備和模具基礎、工藝技術水、投資狀態等;主觀原因則主要體現在企業經營思想理念和管理方面。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民營企業的發展主要以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理念為主導。而我國復合材料行業目前北方民營企業的領導者普遍素質不高;南方則以家族企業居多,這就導致企業管理水平較低。企業不愿意在經營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研發管理等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財力和人力。到目前為止,北方企業老板“掙快錢”的理念仍然不減,前瞻性差,缺少發展眼光;企業科學化、現代化及精細化管理的理念缺失。南方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同樣阻礙產業的發展,這些企業在發展之初,主要是以家庭、親戚朋友的相互幫襯、相互扶持發展起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很多親戚朋友被安排到公司,并逐步走向管理崗位和關鍵崗位,有些還是合作伙伴關系。在企業后續發展中,有了一定的積累后,原來的合伙模式因為思想不統一,矛盾重重,難以管理。往往由于利益分配、經營理念等等的不同,造成企業分崩離析、人員分道揚鑣,沒有分開的往往是尾大不掉,內耗不斷,難以長期穩定的發展,更難以在裝備、技術等方面持續投入,導致企業發展緩慢甚至倒閉。
另外,由于企業急功近利,往往忽視人才的儲備和人才的管理,導致人才流失嚴重;企業質量意識欠缺,質量管理相同虛設,所謂的各種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只是應付客戶的一張紙;企業研發管理往往缺乏主動、長遠、系統的規劃,多以降低成本為主導,缺乏技術進步的內涵;由于人才欠缺,很多研發以“試錯”的模式進行,而且往往無法滿足產品內在品質和功能性要求;企業對政策漠不關心,利好政策時沒有爭取支持,不利政策不能及時作出反應,往往給企業造成致命的打擊。
4、質量品牌意識短缺
復合材料行業的幾個產業集群地,發展初期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各個企業把發展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場拓展方面,以市場為龍頭,帶動產業發展。在該理念推動下,“銷售產業運營模式”大行其道。為了拓展市場,企業招聘了大量銷售人員,這個龐大的隊伍遍布全國各地開展業務推廣,帶回來大量的訂單;銷售業務人員成了生產企業和客戶的橋梁。而為了能拿到更低成本的產品,業務員可以將業務任務交給幾個低端、同質化競爭的企業進行報價,然后選擇最低價簽合同;市場用戶的采購價與成本價差價的利潤則由業務員自己個人獲得。這種模式導致同質競爭企業為了獲得合同而不惜以損失質量實現低成本為代價;在客戶方面,業務員為了高額利潤,往往利用不擇手段、行賄違法等手段獲得合同、牽制客戶。最終導致產品利潤率極低,長此以往,生產企業難以生產,被迫退出市場;質量事故頻發,嚴重敗壞了復合材料的聲譽,用戶行業不得不尋求替代材料和產品,造成復合材料產品市場萎縮或者退出市場。對行業發展造成極大的危害。
目前行業中絕大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模式的危害性,逐步著手建立自我品牌,專職銷售等正常合理的企業運營和競爭模式。但是,由于產能過剩依然嚴重,市場競爭依然壓力重重,因此仍有很多低端產品生產企業處于同質低質、低成本的競爭紅海中,仍然以損害質量來換取利潤。用戶行業由于低價中標的利益誘惑,以及對復合材料不甚了解,客觀誘導了低質低價的盛行。當然,最終結果是陷入產品質量事故、工程隱患頻發,市場的退出的怪圈。
復合材料行業內GB/T19001、GB/T16949等質量體系的建立,多流于形式,成為了企業質量控制的“遮羞布”。質量體系咨詢和認證公司也幾乎都是收錢了事,缺少職業道德;一套質量體系文件稍作調整,就可以廣泛的用到各個企業;沒有真實的進行質量過程的管理。對于產品質量的檢驗,很多企業也采購了大量的檢驗和試驗設備,但也都是企業技術實力和質量控制能力的“展示牌”。平常企業檢驗實驗室灰塵滿滿、過程控制記錄造假、產品檢驗報告造假等現象普遍存在;遇到審核、檢查和參觀時,則擦拭如新,可觀性極強。
在產品檢驗方面,首先是部分得到國家實驗室認證認可的實驗室,違規出具檢測報告,無形中助長了假冒偽劣的盛行和企業質量意識的淡薄。還有部分企業自己編造假的產品檢測報告,以在招投標過程中蒙混過關。這些行為嚴重的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對行業發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5、 人才體系構架不合理
復合材料制造行業的廣大技術研究人員,主要來源于以武漢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學校為代表的培養。從最早上世紀80年代開設復合材料專業的幾所院校,到目前120多所大學開設了復合材料專業,雖然增長迅猛,但后期各新增復合材料專業的高校,主要是面向跨界研究及其應用需要方面而設置復合材料專業,或者面向更高端技術應用的需求而設置。例如:復合材料在建筑結構、混凝土中的應用,就是跨界研究;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基礎及應用研究,就是高端應用需求。因此,面向工業和民用產業化復合材料專業人才仍然緊缺。據不完全統計,從復合材料專業設置開始,到目前全行業畢業人數不足3萬人,其中能留在本行業的估計有一半左右。
高校設置的復合材料專業,注重復合材料專業理論、復合材料工藝技術等知識的培養,而對于工藝技術重大相關的機械裝備、模具設計、產品結構和工業設計的培養相對較為薄弱。
復合材料是一門系統性較強的綜合技術,企業的發展需要涉及到多學科技術:包括機械裝備、產品設計、結構設計、高分子材料、模具設計等,因此企業發展也就需要各方面的相關人才;同時,還需要專業的管理人才:企業管理、質量體系、知識產權及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等人才。而一般的生產企業往往只配備了工藝技術人員,財務是自家人管,其他都是外協。這樣的企業只能是市場引導的生產型企業,沒有自主產品研發能力,不具備投資能力、也就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只能在低端、低質、低價的紅海拼殺。
對人才的獲取,很多企業以挖人才為主。當人才將某項技術引領復制完成、或者某個項目結束,企業老板就會想各種辦法讓人才離職。這樣間接導致人才的忠誠度和貢獻度受影響,也是產業技術發展緩慢的隱含原因。
在當今國家智能制造、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復合材料企業若沒有合理的人才結構,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6、 知識產權意識淡薄
復合材料行業產業發展的初期,主要以材料和產品在應用領域的替代為主。而且企業老板及從業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對知識產權普遍不關注。行業發展以快速復制為主要特征。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侵犯和專利保護的不信任,極其普遍。這導致發展過程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是不尊重知識產權,隨意模仿、拷貝專利權人或者專有技術持有人的知識產權;一種是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害怕被模仿,不申請專利,甚至不宣傳,悶頭自己干。這正是導致復合材料行業新技術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導致專有技術和專利被國外先進企業大量擁有。
中美貿易第一階段談判就知識產權方面達成一致,包括商業秘密保護、與藥品相關的知識產權問題、專利有效期延長、地理標志、打擊電子商務平臺上存在的盜版和假冒情況、打擊盜版和假冒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打擊商標惡意注冊,以及加強知識產權司法執行和程序等方面的內容。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三條”規定:“國家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持續強化知識產權執法,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平等保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知識產權。”;其中“標準制定中涉及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專利的,應當按照標準涉及專利的有關管理規定辦理。”。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對包括《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在內的八部法律做出修改。除《商標法》的修改條款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其他法律的修改條款自決定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修改,僅涉及四個條款。
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定義更為完善。在傳統的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手段的基礎上,將電子侵入納入侵權手段之一。其次,將教唆、引誘、幫助他人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也納入到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之中。再次,將經營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納入侵犯商業秘密的主體。
繼2013年版《商標法》引入惡意商標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后,將惡意侵犯商業秘密的懲罰性賠償也納入《反法》規定,加大對惡意侵權的懲罰力度。另外,將違反《反法》第六條和第九條的侵權行為的法定賠償額從三百萬提高到五百萬,進一步提高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賠償標準。
提高了行政執法部門針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執法的罰款標準。針對情節嚴重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行政處罰的罰金最高可以達到五百萬元。
增加了關于舉證責任轉移的條款。在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訴訟程序中,商業秘密權利人僅需提供初步證據證明商業秘密被侵犯,且提供證明侵權情形符合新增的32條第二款的3種情形中任一情形,則舉證責任將轉制涉嫌侵權人,涉嫌侵權人需要舉證證明其不存在商業秘密侵權行為。
根據上述中美貿易談判條件以及我國法律法國的修訂內容,我們可以理解,在今后的生產、商業行為中,專利等知識產權將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對知識產權不尊重的企業,將會舉步維艱。
7、 環境排放難達標
前幾年北方乃至全國霧霾天氣數量增多,城市污染PM2.5一度“爆表”。在國家環保政策不斷出臺以及環保督察活動持續開展之后,排污企業經過環保設施增加,排放達標后,霧霾天氣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由于復合材料行業生產過程有苯乙烯、粉塵等排放,很多企業現場“散亂污”嚴重,因此成為環保督察的重點行業。在重污染天氣時,環保不達標者均受到了停產的影響甚至處罰。在連續三年的環保持續督察和“回頭看”行動中,據不完全統計,復合材料行業至少有3000家企業被關停。在整個環境治理過程中,不乏有大量企業還以應付檢查為主導思想,在排污處理設備的采購中,還采用排放不達標,收集系統不合理的設備,以應付督察活動。然而,在國家和地方政策不斷出臺的情況下,在地方與中央環保督察組的持續監督檢查下,對新上VOC等處理設備,檢測排放不合格的企業,堅決予以停產整改的處罰。環保督察活動是把雙刃劍,不但淘汰了部分對國家稅收沒有貢獻、對社會資源造成浪費、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的企業;同時,也為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以山東安丘為例,在環保督察之前,當地有927家工商注冊企業,其中有300多家生產企業;經過環保治理,到2019年中,僅存100家生產型企業,而這些企業在環境政策的約束和政府的支持下,已安裝或擬安裝當前處理技術最好的RTO催化燃燒高效的VOCs處理裝備,其排放可以達到20mg以下,得到了山東省的大力支持;經過環保治理驗收,到2020年,安丘僅存合規企業80余家。河北省冀州中意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年底,就重新升級改造了粉塵及VOCs處理系統,在霧霾天氣時,生產幾乎沒受到影響。
由于復合材料生產工藝較多,每種工藝生產線的排放量不盡相同,所以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實際上復合材料行業的VOCs排放主要是苯乙烯等揮發物的排放;還有產品后加工的粉塵排放;苯乙烯的味道較大,但排放量并不大;粉塵中含有玻璃纖維粉末,人體吸入后,對人體也有很大傷害。而整個處理環節中的關鍵環節是VOCs和粉塵的收集;這是導致很多企業雖然裝了光氧催化或者等離子處理,碳吸附等處理裝置后,仍然不達標的關鍵所在。實際上,VOCs的收集應該在產品生產裝備上下功夫。
隨著國家及人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意識的增強,隨著“無廢城市”的試點,以及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即將出臺,由于熱固性復合材料固廢物的處理一直沒有實現產業化,固體廢物的處置和資源化再利用,將是復合材料行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瓶頸。
據全行業統計測算,2019年復合材料生產企業年產邊角廢料超過25萬噸;復合材料累計產量按照5000萬噸計算,復合材料邊角廢料的產量累計超過300萬噸(以填埋為主,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而復合材料制品的使用壽命一般在20年~50年。預計服役期滿的報廢產品目前約有200萬噸,并會逐年大量增長。
行業發展初期,玻璃鋼邊角廢料的處置,幾乎都是隨意堆放;隨著產業發展越來越大,產廢量也越來越大,地方政府設置了專門的垃圾填埋場,企業需要交納一定的處置費。有些企業為了規避繳費,往往會自己找地方,偷偷填埋;甚至一把火將玻璃鋼固廢燒掉。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和大量的土地占用和污染。
因此,目前面臨的復合材料生產企業邊角廢料固體廢物的處理,已經迫在眉睫。新《固廢法》要求企業必須對固體廢物進行產量登記,流轉過程中流轉登記,處理企業及處理方式、再利用方向等都要進行備案登記。目前,還沒有可以產業化的復合材料固體廢物的成套技術和示范線,必將影響復合材料企業的正常生產。而用戶層面報廢產品如果沒有合理的處理方法和途徑,也必將影響復合材料制品的銷售和應用。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固體廢棄物的回收處理技術有重復利用法、機械粉碎法、能量回收法、水泥窯協同處理法、高溫熱解法、定向解聚法等。但各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如下表)。
綜上所述,眾多回收技術路線中,機械粉碎法應該是成本最低、回收物價值相對較高、可以實現循環經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整個回收產業鏈包括了復合材料固廢的回收環節、處理環節(包括分揀、分割、撕碎粉碎、篩分、包裝、運輸等)、回收物應用環節。各個環節均需要企業投入精力、財力和人力開展系統性的工作,需要打通各個環節,形成體系方可成功。然而,現在更多的企業還處于觀望狀態,一是害怕投資失敗;一是坐等嚴格政策和法規的倒逼實施。而回收裝備企業缺乏對復合材料的了解,對傳統設備改進不足,導致現有裝備無法持續可靠應用;另外,回收裝備企業缺少系統性設計,導致處置過程粉塵排放和噪音排放難以達標。回收粉末和纖維的產業化再應用技術路線沒有實現,與廢料收集、撕碎、粉碎的產業規模沒有實現有極大的關系。
另外,復合材料回收體系建設過程中,缺乏國家和地方的支持性政策;缺少行業規范性標準。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復合材料固廢回收技術產業化落地困難。
三、復合材料產業如何應對
上述問題的描述和剖析,是作者對行業發展中粗淺的見解,尚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細致、更深入地開展調研和分析工作。總之,勇于面對行業存在的問題,并應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是企業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是作者根據復合材料行業出現的問題作出的應對分析,希望行業企業能積極探討,并在批判中汲取、進行持續改進和發展。
1、 政策研究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無論在歷史發展中,還是在當前國策和行政改革、新政策的密集出臺,都體現了其真正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為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而奮斗的宗旨是無可替代的。復合材料行業企業應該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注重對法律法規和政策研究,并積極理解法規和政策的精髓,用于指導企業發展的方向。
對于法規和政策所約束的,企業應該積極響應,不應心存僥幸,只有早整改才會早受益;反之,不整改或許會被淘汰。以“青山綠水”綠色循環經濟為目標的環保政策出臺以及環保督察行動的開展為例:河北冀州中意玻璃鋼有限公司在環保政策出臺之初就投資改進了粉塵和VOC處理裝備,實現了達標排放。而在后續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受霧霾天限產停產的影響,短短3年時間,銷售收入從3億元左右,增長到2019年12億元左右。山東安丘復合材料產業基地,從2018年開始,為了適應環保發展的要求,關停了大量不合法、不合規企業后,為保留下的80余家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在支持性政策方面,企業也應該積極關注國家科技部、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等各個部委的產業支持政策以及產業方向的引導;對于企業項目申報、產業方向選擇、各種優惠政策的享受,都將起到關鍵性作用。政策研究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例如:河南鑫四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緊跟國家發改委和農業農村部關于生豬養殖的利好政策,積極開拓豬舍護欄拉擠產品的開發,為企業找到了新的市場方向。河北浩正檢測服務有限公司為了保證“廁所革命”產品驗收和行業規范,積極開展化糞池團體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制訂工作。老產業基地的眾多企業,為了符合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走出同質競爭的誤區,積極開展國外先進技術、先進裝備的考察等,為轉型升級做準備。
2、 環境保護是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
在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制訂、修訂以及環保政策不斷推陳出新的形勢下,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環保意識和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向往的社會環境下,在環保督察持續開展的情況下,企業若是無法解決環保達標排放,將會面臨限產、甚至關停的高風險。
企業應該首先保障生產車間VOC和粉塵排放環保達標。復合材料行業由于生產工藝不同,導致VOC和粉塵的排放量不同,而復合材料行業環保排放的關鍵環節在于VOC和粉塵的收集環節。復合材料生產工藝中,手糊工藝、纏繞工藝的VOC排放量相對較大;模壓工藝、拉擠工藝、RTM工藝、LFT-D工藝的VOC排放量相對較低。因此,建議手糊工藝和纏繞工藝生產在密閉空間實施,密閉空間宜采用下吸風和側吸風對廢氣進行收集,應合理設計通風量,確保空間形成“微負壓”狀態。密閉車間(空間)應配套安裝符合規范要求的廢氣收集措施,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治理鼓勵采用催化燃燒法(RTO法)等高效處理技術;對于其他VOC排放量較小的其他工藝,應該在VOC排放處加裝收集裝置,處理裝置采用UV光氧催化設施與其他高效處理技術組合的方式(不宜單獨使用UV光氧催化設施);并在設施末端加裝臭氧吸收處理設施。VOC處理率應該大于90%。同時,粉塵的收集裝備,應該有自動除塵功能,避免人工清理除塵設備收集的粉塵。
生產企業固體廢物應進行分類管理,將不同性質的材料分類存放,以便回收再利用過程降低分揀成本,同時可以將不同的材料交給專業的固廢回收處理機構處理。例如:將玻璃鋼固廢、塑料廢料、廢木材、廢鋼材、磨片等易耗品等等。企業也可以自建小型固廢處理裝置,該裝置應該滿足環保排放要求。例如:企業可采購小型的粉碎設備,對日常產生的玻璃鋼廢料進行粉碎,作為填料再添加到相關制品中,實現循環利用。
行業組織應該積極引導和推動復合材料固廢的循環再利用,保證復合材料行業平穩運行。行業內企業應該積極探尋復合材料固廢廢物處理以及再利用的路線,積極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以及《關于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清理整頓和2020年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根據《2020年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行業和管理類別表》中對復合材料行業排污許可的要求,積極主動到“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公開端”進行備案登記。并根據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要求,行業企業應該做好以下準備:提供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有關資料,以及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促進綜合利用的具體措施,并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管理所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
3、 人才與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高等院校應該大力培育復合材料原材料和助劑等高分子材料專業人才,加大對樹脂原材料和助劑的研究開發投入;復合材料專業應對工業設計和機械設計有所側重,以便在工藝設計中能將設備和模具完美結合;加大復合材料結構計算和功能分析專業的投入,壯大復合材料分析設計專業隊伍。
企業應建立健全人才結構,補充相關技術人員,為產品開發和工藝設計開發奠定基礎。企業應該尊重知識產權,抵制模仿和專利技術非法轉移活動。應該積極申報自有知識產權,并在主專利基礎上,申請外圍專利,形成企業專利池。企業應該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推薦性標準,行業、地方標準,社會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的要求;同時注意標準中對專利技術的保護內容,以免侵權。
企業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9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修正)》及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這些法律內容對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進行了平等保護。對于商業秘密等保護,加大了處罰力度,提高了違法成本;同時提出了更為合理的“舉證責任倒置”的措施。行業企業應仔細研讀相關法律,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
4、 上下游產業鏈結合的研發模式是行業發展的典型模式
應該建立復合材料行業上下游聯合研發體系模式。先進國家的產品研發都是上下游結合的系統研發體系。如日本對車用復合材料后背門的研究,是由三井化學、共和工業模具、三菱重工和汽車主機廠聯合開發。其中三井化學開發出滿足功能要求的材料,共和工業設計開發產品模具,三菱重工開發相關裝備及確定生產工藝,主機廠提出設計輸入要求等。德國亨內基PHC技術(模內注射免噴涂自修復表面,蜂窩夾心結構快速成型工藝技術)的開發,是基于德國魯爾的聚氨酯材料,汽車主機廠的輕量化要求,專業的模具廠設計制造支持,實現PHC工藝中的雙組分注射設備以及PHC工藝、產品的研究。杜邦和巴斯夫在推廣材料應用的同時,向生產企業開展產品結構和工藝設計、模具設計、產品驗證和測試、并推薦高效、高品質的加工裝備等服務;這是材料領域帶動下游行業發展的真實案例。
我國復合材料開發體系應該采取上下游結合的模式,這種模式從原材料的應用開發開始,帶動模具和專有設備的開發,最終系統的實現產品開發。該開發模式既節約資源,可保證專業性,能提高研發效率,實現研發過程低成本,成果的高水準和高質量。同時,可以多方聯合申請知識產權;也可由各參與者根據自己的專利點自己申報,然后申報外圍專利,形成專利群;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實現系統化。這種模式可以大大加快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能推動原材料領域的研發主動性;模具和設備行業實現創新和有的放矢,并能帶動新裝備、新產業的發展。
5、 抱團取暖是企業生存的新思路
在今后環保政策持續執行,高質量發展引導和支持下,擁有自動化、智能化、集約化、差異化發展思路的企業才能順利發展。而目前的很多企業還處于同質化競爭行列中,投資能力差,發展前景堪憂。若是能抱團取暖,則是企業發展的新思路。企業之間的合作可以是上下游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工藝技術間合作以擴大規模,實現集約化;也可以共同投資高端智能化設備,引進獨有技術,實現差異化的合作。以上種種方案,各個企業都可以積極探討,實現自救,實現高質量發展。
目前,行業內已經有抱團取暖的合作模式,但是,由于合作者原來都是獨立的老板,合作后仍存在不信任的問題,甚至出現企業管理者實行逐年輪值的現狀。這樣的合作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雖然有資金的注入,也只是延緩死亡的時間,對于發展沒有任何益處。因此,在企業之間抱團取暖的合作中,首先要相互信任,合理分配股權;更為主要的是明確企業發展方向;而關鍵舉措則是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引進。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打翻身仗,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飛躍。
6、 高質量是企業發展的目標
由于我國改革開放放開了更多的領域,對外商投資的限制越來越小,我們行業企業將會面臨國內、國際市場更大的競爭,若企業不將高質量發展作為企業目標,估計很難在知識產權、商業秘密保護越來越嚴的狀況下屹立不倒。這就需要企業向自動化、智能化、自主知識產權的方向發展。逐步實現裝備自動監測、產品自動檢測等功能的加裝,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實現產品成型過程中局部精細化、精準化控制,逐步提高產品合格品率和質量一致性、穩定性;實現過程高質量、高效率,產品高質量和精品化。
7、 行業協會的引導和規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行業協會應該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應該將法規、政策及時向企業解讀,降低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為企業發展的政策符合性出謀劃策;積極調研企業需求,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行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行業協會應該帶領企業,組織建立行業規范條件、技術規范和產品標準。例如:復合材料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復合材料企業固體廢物分類管理指南行業標準的建立等。
行業協會應該積極和上下游行業領域的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組織緊密聯系,開展跨行業的標準體系建設,實現市場競爭的規范化;并向用戶領域積極推薦行業優秀企業和高質量優秀產品;積極為用戶行業普及復合材料知識、解決出現的相關問題,為用戶行業服務,實現行業市場穩定和逐步擴展。
行業協會應該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知識產權體系建立和維護,助力企業平穩發展;為行業企業尋求先進環保準備,先進的產業技術和裝備,引導行業高質量環保發展;為行業企業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再利用,尋求可產業化的相關技術,并組織生產示范線的建設;建立固廢回收體系的商業和運營模式,實現固廢的循環利用和復合材料行業綠色循環經濟發展。
中國復合材料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和所處的國家發展和政策環境、國際競爭環境,無疑給行業發展增加了更多的壓力和困難,也給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時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很多企業將面臨舉步維艱的生存發展形勢;同時,有很多未雨綢繆、高瞻遠矚,且勇于行動、付諸實施的企業,將會迎頭趕上、砥礪前行,實現快速發展。復合材料行業在全行業及上下游領域齊心協力、團結奮斗、不忘初心的努力下,必將實現高質量、高效率、智能化、綠色循環的產業輝煌;同時,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作出應有的貢獻。